数字浪潮奔涌,工业互联筑基!
当前,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果,为新型工业化构筑起坚实的数字底座。在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“贯通”行动计划(2024-2026年)》引领下,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正加速实现政策、企业、产业链、数据的全面贯通,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迈出关键一跃。
为深挖标识应用标杆,构建贯通产品服务生态,加速标识在大行业、大领域的规模化落地,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中国信通院”)启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贯通应用案例及创新产品征集工作!活动以“发现好应用,打造新标杆”为宗旨,一经启动,即获得全国百余家标识生态伙伴的热烈响应。
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期,感受标识为光伏行业绿证认证服务带来的切实变革:
申报单位:苏州协同创新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
所属行业/场景:光伏行业
案例背景:
在全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推进、我国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推动下,光伏行业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呈现爆发式增长,2022年增速74.5%,“十四五”新增装机预计占比60%-70%。但行业存在突出问题:设备缺乏统一身份标识,管理混乱、资产溯源难;发电数据易篡改,企业自建平台标准不一,跨区域跨平台“数据孤岛”突出,影响绿证认证与碳交易可信度;系统间数据标准、协议差异大,协同低效导致监管数据难汇总、绿证交易难流通等问题。
具体举措:
在此背景下,苏州协同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为核心技术底座,融合主动标识技术、星火链网国家区块链基础设施及自主研发工业软件,构建“技术架构+场景落地”双轮驱动的绿证认证全链路数字化管控体系。
应用场景:
1.设备资产数字化管理场景:针对分布式光伏设备缺乏统一标识、管理效率低下的痛点,为每台光伏板、逆变器等异构设备赋予全球唯一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。标识编码深度融合设备生产信息(厂商、型号、批次)与安装信息(电站位置、经纬度、投运时间),构建设备唯一“数字身份证”。设备投运前,需通过“主动标识注册系统”完成身份登记,与电站管理平台深度关联,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档案。依托标识解析技术,实现资产盘点自动化,故障溯源时扫码即可查询设备历史运行数据,有效解决传统人工台账易出错、故障溯源需3-5天的问题,设备身份认证率从不足40%提升至100%,故障溯源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。
2.发电数据可信管控场景:为破解发电数据易篡改、难追溯的行业难题,在设备端部署具备国密算法加密能力的主动标识载体(边缘网关、智能模块)。光伏设备产生发电量、电压、电流、发电时段等数据时,载体即时对数据加密,生成关联设备标识的“加密数据包”;数据上传至平台前,通过标识解析技术验证设备身份合法性,从源头杜绝虚假设备数据录入。同时,依托星火链网将加密后的发电数据(按小时/日/月聚合)、绿证核发结果等关键信息全流程上链存证,用户可通过设备标识或绿证编号查询数据完整轨迹,数据篡改率降至0,绿证核验效率提升70%,切实保障绿证认证准确性与碳交易可信度。
3.跨平台协同交互场景:针对光伏业务系统与电网调度、政府监管等异构系统协同低效的问题,部署工业软件连接器。该连接器内置光伏、电力、政务等多行业标准数据模型,支持OPCUA、Modbus等20余种工业协议及RESTful、SOAP等IT协议转换,可将逆变器私有协议发电数据转换为国家电网标准计量数据。以设备主动标识作为“数据统一索引”,自动识别数据归属(电站/企业/区域),绿证交易完成后,系统自动将“交易数据+设备标识”同步至国家电网(更新用电企业绿电消费记录)、政府监管平台(统计区域绿电消纳率),数据交互周期从“天级”缩短至“分钟级”,数据一致性达100%,大幅降低系统集成成本与协同难度。
案例成效:
- 技术效率实现质效双升
设备管理维度,设备身份认证率从不足40%提升至100%,故障溯源时间从3-5天缩短至2小时内,彻底解决异构设备识别难、管理乱问题;数据交互维度,跨平台数据对接成功率从65%提升至99.8%,接口开发周期缩短45%,有效打破“数据孤岛”制约;数据安全维度,数据篡改率降至0,绿证核验错误率趋近0,核验效率提升70%,成功化解行业数据可信性不足的核心痛点。
- 社会效益彰显标杆引领作用
监管效能层面,为政府提供区域能源数据分析服务,光伏能耗监测响应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4小时,效率提升50%,助力绿色低碳产业精准监管;企业竞争力层面,试点企业凭借可信绿证有效应对国际碳关税政策,出口订单平均增长15%,绿色品牌溢价率提升8%-12%;行业带动层面,推动分布式光伏设备与数据标准化建设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绿证认证模式,为国家“双碳”目标落地提供坚实技术支撑。
总结:
在全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推进、我国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推动下,光伏行业2022年增速达74.5%,“十四五”新增装机预计占比60%-70%,但存在设备缺乏统一身份标识致管理混乱、发电数据易篡改且“数据孤岛”突出、系统间协同低效等问题。案例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为底座,结合主动标识、星火链网及工业软件,构建“技术架构+场景落地”双轮驱动体系,落地设备资产数字化管理、发电数据可信管控、跨平台协同交互三大场景,实现绿证认证全链路数字化管控,技术上提升设备管理与数据交互效率,经济上节约成本并扩大收益,社会上助力监管、提升企业竞争力,为光伏行业绿证认证提供标准化路径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,树立标识在绿色能源领域应用标杆。
业务联系人:李老师18203994096(同微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