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暖通行业承压前行,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,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。
11月12日,第11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技术交流大会在福州召开。会上,各界代表围绕“建筑低碳发展、暖通技术变革”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。特别是在行业新兴场景的创新方面,海尔智慧楼宇通过布局节能改造、数据中心、工业制造等细分市场,实现10.4%行业逆势增长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

抢占细分市场新机会,打破行业增长瓶颈
面对民用领域新建项目需求收缩,海尔智慧楼宇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视为关键突破口。在改造前,可通过AI能效检测箱出具数据报告;改造中,AI多联机一键自适配,不动装修换空调,目前在北京住建部、上海建科院等200余项目中得到应用。
在深耕改造市场的同时,海尔还将战略目光投向了高速增长的细分赛道。在数据中心领域,其推出的集成式高效机房、悬浮相变多联系统等差异化方案,助力某国家级超算中心PUE低于1.25,并实现系统节能30%,完成快速部署、灵活扩容。
而在工业领域这一关键领域,海尔备受头部企业青睐。今年,国轩高科采用了14套集成式高效机房,方案对比节能52%,年省电费超千万。在青岛一生态园,将空调设备、空压机、高温热泵、智控系统等做成一体化集成方案,助力其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零碳园区。

技术驱动服务升级,构建核心竞争壁垒
海尔智慧楼宇的逆势增长,离不开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服务模式创新。行业首创的AI多联机采用MCU+NPU双芯架构,通过负荷预测与多目标寻优算法,实现整体节能15%-30%,温控精度达±0.4℃。集成式高效机房方案则以“占地省、投资低、交付快、更节能”为核心优势,在比亚迪、钱江制冷等多个项目中实现全年能效5.5+,节能效果显著。
与此同时,海尔智慧楼宇积极推动自身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“设备+服务”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。从项目前期的自主软件模拟指导选型、BIM三维建模安装,到AI智能控制系统及调试,再到后期搭建无界运维平台提供能源托管服务,为建筑提供全生命周期智慧节能体验。

目前,海尔智慧楼宇在轨道交通行业已经连续7年稳居第一,荣获GEB商业地产年度最佳供应商。这些成功的用户实践案例,不仅验证了其技术路线的正确性,也为整个行业的破局与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。
